唐隆政变:难度最大玄武门之变,李隆基靠200人,如何逆袭翻盘?

rmbkcbbb8

时间 2024年4月26日 预览 39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3260393093317156/

首发·之华说史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黄昏时候,李隆基化装之后,与刘幽求、薛崇简等人悄悄潜入宫苑,秘密会合于钟绍京的住所。一场改变大唐政局走向的政变就此上演……


1、葛福顺的功劳


临行之时,李隆基的亲信王毛仲因害怕而躲了起来,钟绍京也开始担心,后悔参与此事,故意闭门不出。


他的妻子许氏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对他说:忘身殉国,神必助之。而且既已参与此谋,今虽反悔也不能够免去同谋的名声。

在她的说服下,钟绍京才把李隆基等人迎入舍内,表示要听从李隆基的命令行事。

钟绍京是发动政变的关键人物,在他手下有临时武装起来的工匠二百余人,而且起兵的临时指挥所设在宫苑内,一旦钟绍京发生动摇,一切计划都将成为泡影。

夜间,星光闪烁,万领俱静。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悄悄进入宫苑,晋见李隆基,请发号令,并且最后商定进兵的具体步骤。

将近二更时分,天空流星划破夜空,纷纷坠落,刘幽求说:“天意如此,时不可失!”

于是葛福顺等穿过玄武门,直奔羽林营军官住处,拔剑将正在酣睡的韦璿、韦播、高嵩等主要禁军将领杀死。

然后高举着三颗血淋淋的人头号令部下说:

“韦后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指诸韦身长超过马鞭高度的人)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

万骑士兵早就恨透了作恶多端的韦璿、韦播等人,听到号令之后,都欣然听命,瞬息之间左右万骑都成了这次政变的主力武装。

葛福顺稳定住士兵之后,火速派人将韦璿等人的首级送到李隆基处。李隆基等人在火光下一看,确认为韦璿等人的首级,知葛福顺已经成功,便与刘幽求等人由官苑南门向玄武门进发,钟绍京也率领苑中丁匠二百余人,手执斧锯跟随而行。


走到玄武门外,李隆基发布命令,由葛福顺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从东路杀入宫内,李仙凫率右万骑攻打白虎门,从西路杀进宫内,然后于凌烟阁前会合,以鼓噪为号。这两个门是通向皇宫内诸门的要口。

葛福顺与李仙凫率领着左右万骑,分别攻杀,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三更鼓刚响过,李隆基在玄武门外召集队伍,整装待发。


2、唐隆政变的过程


忽然宫内噪声大起,知道两路兵马已经胜利会师,便率领宫苑丁匠及羽林兵,进入玄武门,直奔后宫,路过太极殿,此时太极殿内陈放着中宗的梓宫,由南衢诸卫兵守护。

这些卫兵听到噪声,也一齐披盔戴甲响应。韦皇后从睡梦中被惊醒,知道没有好事,惊恐之中逃到太极殿前的飞骑营避难,没有料到飞骑士兵也已反戈,一刀便将韦后杀死,提着她的首级献给了李隆基。

安乐公主坐在房内对镜画眉抹粉,也被士兵杀死。她的丈夫武延秀则被杀死在肃章门外。

李隆基率兵进入宫中时,上官昭容已高举红烛,亲自率领宫人前来迎接。上官昭容过去依附于韦武集团,做了不少坏事,但自从太子李重俊讨伐武三思,并四处搜捕她时,她才感到恐惧,此后便倾心依附唐中宗,与安乐公主各自结成帮派。

中宗中毒身亡,上官昭容拟草制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以相王辅佐朝政,但为韦后,宗楚客所篡改。她拿出了遗诏原稿给刘幽求看,以此来证明她并不反对相王辅政,希望能够免除一死。

刘幽求也给她说了几句好话,但李隆基不愿意留下任何隐患,下令将上官昭容在旗下斩首。

这时,少帝李重茂也在太极殿。


刘幽求想把他也杀了,说:“众约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李隆基认为时机还不成熟,韦氏及其死党还未消灭干净,马上制止刘幽求,要他们先把京城内韦氏宗族及亲信一并斩尽杀绝。

天将破晓,宫城内的韦氏一党已捕杀殆尽。这时李隆基才出宫拜见其父相王李旦,为自己在起事前未能告诉相王而叩头谢罪。

相王李旦流着眼泪抱住李隆基说:“宗社祸难,由汝安定,神祗万姓,赖汝之力也!”

于是李隆基率军迎接李旦入宫辅佐少帝。

六月二十一日,天已经大亮,京城各门及所有的宫门仍然紧紧关闭着,李隆基派遣万骑兵分头搜捕韦家的亲属徒党。

韦后之兄韦温当时为宰相,总知中外兵马事,被万骑兵士杀死于东市的北边。中书令宗楚客为了逃跑身穿丧服,头戴孝帽,骑着一头黑驴仓皇出逃,逃到通化门时,被守门的士兵认出,扯下他的孝帽将他斩首,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弟弟宗晋卿。


3、诛杀诸韦


为了稳定城内的社会秩序,相王挟少帝登上了安福门楼,慰谕百姓。这时司农卿赵履温却跑到安福门楼之下舞蹈欢庆,呼喊万岁。


这位赵履温依附韦后,劝韦后效法武则天,又不惜耗尽国家资财以讨安乐公主的欢心,没完没了地为安乐公主起宅第、修园林,甚至于用手按住自己的紫色官服,用脖子驾着公主坐的牛车。现在公主已死,他又想改换门庭。

相王看见他,立即命令万骑士兵把他杀死,百姓们怨恨他徭役繁重,都争着割下他身上的肉,转眼之间就只剩下了一副骷髅。

秘书监汴王李邕的妻子是韦后的妹妹崇国夫人,李邕唯恐株连,杀妻自首。那位自称皇后阿爹的窦从一,也将老妻莒国夫人,枭首以献,两人总算免死。

宰相韦巨源听说事变,家人都劝说他躲避一下,他却摆出一副杀身成仁的架式,说:“吾位大臣,岂可闻难不赴!”刚走到街上,就被乱兵杀死。

韦氏及其党徒都受到了严厉的惩治。韦后、安乐公主及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都枭首于长安的东市。

崔日用还率兵到韦氏族的居住地——城南韦曲诛杀韦氏宗族,就连襁褓内的婴儿也无一幸免。

当天,少帝下诏赦免全国罪囚,诏书上写道:“逆贼魁首已诛,自余支党一无所问。”

临淄王李隆基因平定内乱,安定社稷之功封为平王,兼管内外闲厩,统领左右万骑。以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刘幽求为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职任同宰相;武氏宗属,或被诛杀而死,或被流放到外地。


政变成功,平王李隆基率领着这些新立功之人,身穿紫袍、绯袍,手持枪刀剑戟,乘着铁骑,雄纠纠地走出了宫城,市民们都倾城而出聚观欢呼。


4、少帝的“禅让”


平王李隆基诛灭了韦武集团,但是少帝李重茂仍保留着皇位。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二日,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的刘幽求正在太极殿处理政事,忽然悄悄走进了一位宫人和宦官,命他起草制书,册立皇太后。

刘幽求当即拒绝,说:

“国有大难,人情不安,山陵未毕,建立太后,不可。”

这位宫人可能就是少帝重茂的母亲,她愚蠢地认为,韦武集团被消灭,天下太平,自已的儿子做了皇帝,自已也应该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后,如同韦后一样临朝摄政,号令天下。

刘幽求感到事情并不简单,于是将此事告诉了平王李隆基,李隆基也感到事情徽妙,便告诫他说:“此勿轻言。”

事实证明,皇位的确立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相王李旦以前曾做过六年多的傀儡皇帝,又做了八年多的皇嗣,参加过五王政变,恢复了李唐的天下,声望很高,这次政变又是以“共立相王”为口号,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冒死发动了这次宫廷政变,粉碎韦武集团的篡位阴谋,安定了社稷。

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都不会容忍韦后篡权之事再次重演,年幼无知的少帝重茂再也无法坐稳他的皇位了。

此时,王公百僚也都纷纷上表,“咸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以帝众望所归,请即尊位。”


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代替少帝宣读了他的诏书,诏令中历数了相王的功绩。陈述了少帝禅让叔父相王的原因。

请求相王即皇帝位。

于是相王又上表推辞道:

“臣以宗社事重,家国情深,诛锄巨逆,奉戴嗣主。今承制旨,猥推宸极,在臣虚薄,不敢柢青。循环震惊,无任感哽!”

这就是少帝与相王之间所上演的一场禅让之剧,而实际上少帝是在平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和王公大臣的逼迫之下做出的,诏令自然也是出于他人的手笔,而相王的坚决推辞,也并非是真心实意。

历朝历代禅让帝位时,继位者都要再三推辞,以表明自己并无篡位的野心。

正是在这一天,朝廷进行了重大的人事变动:平王李隆基被任命为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其兄宋王李成器为左卫大将军,衡阳王李成义为右卫大将军,其弟巴陵王李隆范为左羽林大将军,彭城王李隆业为右羽林大将军。

黄门侍郎李日知、中书侍郎钟绍京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平公主之子薛崇训为右千牛卫将军。

与此同时,又将中书令萧至忠贬为许州刺史,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嗣立贬为宋州刺史,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彦昭贬为绛州刺史,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贬为华州刺史。这些人都是中宗朝的宰相。这一人事变动,使李隆基兄弟和参与政变的功臣位居宰相之职,从而掌握了军国大政。


5、唐睿宗的复位


大臣们仍在劝说相王李旦复位,刘幽求对李隆基和李成器说:

“相王以前就当过皇帝,是万民所向往的。现在民心尚未安定,皇室国家之事至为重要,相王岂能拘于小节,不早日登基称帝以安定天下呢!”


李隆基回答道:

“相王生性淡泊,从未将世事放在心上。以前他也曾君临天下,照样把帝位让给别人,更何况当今天子乃相王亲哥哥的儿子,他怎么肯取而代之呢!”

刘幽求又恳切地说:

“民心不可违背,相王虽想高居世外独善其身,那么大唐社稷又该如何!”

李隆基兄弟觉得刘幽求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入见相王,极言其事。这次相王终于答应了。

六月二十四日,少帝在太极殿内东边面向西坐,相王李旦站在唐中宗的灵柩旁边神情肃穆,太平公主首先打破了大殿之内沉闷的气氛,对周围的大臣们说:“皇帝欲以此位让于叔父,可乎?”

刘幽求率先响应,跪在地上回答说:

“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

太平公主随后就发布了少帝让位相王的制书。少帝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仍然傻乎乎地坐在御座上。太平公主走上去,说:“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

不客气地一把将他从皇帝宝速上拉了下来。

睿宗就这样在平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及朝臣们的拥戴之下,第二次登基做了皇帝。

即日,他登上了太极宫的正门承天门楼,举行即位仪式,然后大赦天下。少帝则再次被降为温王,几天之后被幽闭于内宅。

睿宗在即位之始,与所有刚刚即位的皇帝一样,首先便是大封功臣。

太平公主是睿宗之妹,参加了诛灭韦武的斗争,又有翊戴之功,所以加实封五千户,累封总数为一万户;立功者王承晔以下千余人,根据情况分别赐以爵位和禄秩;中书令钟绍京为户部尚书、赵国公,实封五百户;中书舍人刘幽求为尚书左丞、徐国公,实封五百户,并依前知政事。

左卫大将军、宋王李成器为太子太师、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加实封二百户。

与此同时,又进一步肃清韦武集团的残余势力。


越州长史宋之问先是依附于张易之,后又趋附于武三思门下,饶州刺史冉祖望曾是武韦集团的得力爪牙,睿宗罢去他们的官职,将他们流放于岭南。

黄门侍郎、参知机务的崔日用与中书侍郎、参知机务的薛稷,过去也都依附过武三思、张易之等人,他们之间还争执不休,互相攻击,睿宗也将他们一同罢免宰相职务,把崔日用贬为雍州长史,薛稷则贬为左散骑常待。

此外,睿宗又下诏追夺武三思、武崇训的爵位和尊号,并剖棺暴尸,平其坟基,还废除武氏崇恩庙及昊陵、顺陵等武氏陵庙,追废韦皇后为庶人,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

对于过去受到韦武集团迫害致死的官员、宗族,也分别追赠官爵。赠燕钦融、郎岌为谏议大夫韦月将为宣州刺史;追复已故太子李重俊的爵位和名号;为敬晖、桓彦范、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成王李千里及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平反昭雪,并恢复他们生前各自担任的职务和爵位。


6、开元盛世的2个功臣


睿宗在即位之初所做的种种工作之中,最为明智的是任用了两位最出色的政治家,他们是许州刺史姚崇和洛州长史宋璟。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宋璟则任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姚崇在高宗仪凤二年(677年)通过殿试后开始了官场生活,之后曾担任了一系列的军职,在契丹入侵河北时,他的军事行动受到了武后的赏识,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后来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担任宰相,直至神龙元年(705年)武后丧失权力之前,他除了短期负责前睿宗王府的事务外,一直担任宰相,后参与了五王政变,在中宗统治时期,他不被重用,只担任过几种不同的地方职务。


宋璟出生于一个河北的低级官员的家庭,在高宗调露年间通过了进士考试,当时只有十六岁,就拥有了文才出众和善于写作的名声。他曾任中书省的舍人,以刚直不阿而著称,武后对他的能力评价很高。

在武后朝末年他担任御史中丞,参与过企图弹劾张氏兄弟的活动。中宗即位之初对他恩宠有加,担任过黄门侍郎之职,但后来由于与武三思不和,被调到地方担任要职。

姚崇和宋璟是两位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的人物,一个是务实的政治家,普于处理各种实际事物,另一个则是严格掌握原则和清廉正直的人。他们互相配合,悉心辅政,在即位之始便开始着手,实行他们的改革计划。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7、立嫡还是立贤?


睿宗一共有五个儿子,即长子宋王李成器,次子申王李成义,三子平王李隆基,四子歧王李隆范,五子薛王李隆业。

在这五个儿子之中,最有条件做皇太子的只有长子李成器和三子李隆基。

宋王李成器是睿宗的嫡长子。初封为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睿宗初次即位为皇帝,成器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后武则天做了女皇,睿宗被降为皇嗣,成器则被册为皇太孙。中宗复位做了皇帝,睿宗又被降封为相王,李成器也随之降格为寿春郡王。诛灭韦武后,又进封为宋王。

三子李隆基本来没有任何继承大统的希望。但是他诛灭了韦武集团,拯救了社稷,又拥戴着宗复位,立下大功,而且在朝臣中也拥有很大的势力。

从道理上讲,宋王李成器是嫡长子,以前又曾一度被立为太子,李成器被立为皇太子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但平王李隆基又立有大功。


此外,从各方面的能力来讲,李隆基也远远超过李成器,如果立宋王成器为皇太子,李隆基不会服气,将来难免会再次出现玄武门喋血事件,造成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现象的重演。

究竟该立谁为皇太子,睿宗辗转反侧,仍旧拿不定主意。

宋王成器在许多地方类似于乃父,对于权力、地位没有更大的奢望,见到父亲迟迟不立皇太子,知道父亲为此而感到为难,便主动推让,“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

成器说得确实很有道理,可是睿宗仍然下不了决心,于是,又去求教于大臣,大臣们也都认为李隆基有大功于社稷,应当被立为太子。

刘幽求更加直接了当地说道:

“臣听说铲除天下祸患的人,应当有享有天下的福份。平王使大唐社稷免遭倾覆,拯救君亲于危难之中,讲功劳任何人都不如他大,论德行又最为贤良,应该尽快立平王为太子,不要再犹豫了。”

众口一致,都要求立平王为皇太子,睿宗下了决心,立平王李隆基为皇太子。

景云元年(710年)六月二十七日,睿宗颁布了立平王为皇太子诏。同时,睿宗又下一道制书,褒奖宋王成器,制书加封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增加实封二千户,赐物五千段,细马二十匹,奴婢十房,甲第一区,良田三十顷。

这是睿宗对宋王成器辞让储位的安慰与奖赏。

正由于睿宗朝臣们的正确选择,宋王成器的辞让,李隆基才得以登上皇帝之位,施展雄才大略,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除旧布新,把唐朝历史推进到鼎盛时期——开元盛世,从而也使李隆基成为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皇帝。

七月二十日,睿宗驾临太极宫的承天门,为李隆基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皇太子仪式。

中书令跪着宣读册书,皇太子再拜受册。随后,中书侍郎又将玺绶授中书令,中书令又转授于皇太子。


就这样,李隆基越次做了皇太子。

李隆基成为皇太子后,很快就组成了自己的班子,荟萃了各方面的知名人士。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姚崇兼太子左庶子,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宋璟兼太子右庶子,郁国公、侍中韦安石为太子少保,许国公、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苏环为太子少傅,兼任太子侍读的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张说与国子司业褚无量,这些杰出的人士不但为李隆基出谋划策,同时也控制着朝廷的中枢部门,形成了咄咄逼人的势力。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Copyright2023蜂蚂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3蜂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