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护士缺口400万,补“数”也要补“质”

rmbk743b9

时间 2024年5月12日 预览 45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7717437066494499/

2024-05-11 20:26·北青网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国注册护士563万人。国家相关文件提出,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全国护士缺口接近400万人。(5月11日《法治日报》)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现实中,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待遇差、职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护士群体,导致队伍流动性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护士数量缺口巨大。在今年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梳理护士群体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护士缺口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要想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必须使医护比总体达标。而要实现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的“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这个目标,既需要从增量环节入手去弥补缺口,也需要从存量环节入手防止现有护士流失。如此才能适应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

先看护士从业真相。以天津某医院杨女士为例,她每个月上10至11个夜班,一晚上看护住院病人近40名,而值班护士只有两名,“想转一圈病房都没空”。其所在科室有50多张病床,床护比远低于我国规定的“不得少于1:0.4”。这既让现有护士身心疲惫有转行之念,也导致年轻学子不愿加入护士队伍。

所以,“留人”是确保医院护士队伍稳定、服务质量稳定的第一步。怎么“留人”呢?就是降低护士工作强度,提升护士收入待遇,维护护士合法权益,进而就能提升护士职业认可度,避免护士流失。坦率说,每流失一名护士都是公立医院和医疗服务体系的损失,因为护士需要专业工作经验,存在培养成本。

从增量看需要“引人”。既要鼓励学校增设护理专业,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为护士队伍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去弥补护士缺口;也要从提升护士职业稳定性、职业待遇、职业荣誉感等方面入手,吸引年轻学子报考护理专业、加盟护士队伍。就是说,弥补护士缺口需要“筑巢引凤”式政策设计。

“400万”这个缺口比较大,弥补这个缺口,既需要制定好时间表,也需要设计好路线图,只有明确目标任务,并把相关任务分解到每年,才能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而且在弥补护士数量缺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护士服务“质量”问题,即解决数量与质量问题,要“两手抓,两手硬”。

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护士的学历在大专以上,而且护理人才结构已逐渐向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学历层次在转变,这无疑有助于确保和提升护士服务质量。不过,也要看到,仍有部分护士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服务态度欠佳,与我国医疗体系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距离。质量问题不容轻视。

解决护士缺口主要是稳存量、扩增量。而解决护士服务质量,也需要相应的政策设计。《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已经作出一些安排。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23年国家卫健委启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这一计划实施效果可期。

另外,“互联网+护理服务”与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带来的护理需求,都意味着护士是个“朝阳职业”,可激励更多人将护士作为终身职业。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Copyright2023蜂蚂科技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
Copyright2023蜂蚂科技